我从03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“人迷”,从内德维德到范德法特,这两个风格大相径庭的球员是我先后最喜欢的。
范德法特在皇马的后期过得并不快乐,因为“荷兰帮”遭受排挤,他并没有什么上场机会,但总能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抓住机会。我记得有一次范法90进了一个绝杀,帮助皇马3-2战胜了塞维利亚,范法激动地庆祝不光是为了球队的胜利,那一声声怒吼也发泄着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。
10年世界杯过后,范法要转会的传闻就甚嚣尘上,不过到了转回窗口关闭前一天还是没有定论。曼联、拜仁这些潜在买家似乎也都只是试探性的问价,没有实质性的报价。
8月31日晚上,我怀着不安睡去,心里想的就是只要能转会,无论哪一家俱乐部都可以。
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关注热刺的比赛,发现这支球队有欧冠踢,有边路快马列侬、贝尔,有中场核心莫德里奇,还有颜值担当克拉尼察、乔尔卢卡。比赛踢起来风生水起,即使是输球,也要输得坦坦荡荡。遇见强队,也要放开架子打对攻。慢慢的对这支球队产生了之前对皇马没有的感情。
上半场阿森纳便2-0领先,当时我已不报任何希望,秉承着善始善终的心态决定看完整场比赛。
下半场热刺犹如打了鸡血,凭借着范德法特的两传一射3-2完成了大逆转。我当时激动的心情简直溢于言表,当卡布尔头球进网的那一刻,我知道我爱上这支球队了。‘
之后的故事就如同你们所知道的一样。莫德里奇、范德法特、贝尔相继离去,现在热刺队中,已经没有一人参加过10~11赛季的欧冠联赛了。5年,全都变了样。
范德法特、贝尔、列侬、莫德里奇、迪福、克劳奇、赫德尔斯通、克拉尼察、阿苏埃克托、卡布尔、道森、金队、胡顿、乔尔卢卡、戈麦斯...我想你们了。
因为,如果这个人看球,他会用发现了千年大奇葩,并包含同情的眼神看着我。接下来的一句话不是“你为什么会喜欢热刺啊?”,就是“你们队后防不错”。
平时不关注热刺比赛的人可能会觉得,热刺这个队打法好看,大开大合,总能打出大比分,什么5比3赢切尔西啊,3比2赢阿森纳啊。
但是当你真的去看每一场热刺的比赛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大部分时间你都是要抱着吃屎的心态去看比赛的(偶尔也要吃点速效救心丸),一般像0比3输西布朗、1比2输维冈这种比赛你们大部分人是看不到的。
可是我这个人就是这么倔,5年来热刺的比赛我落下的不超过10场,可以说看热刺比赛已经变成我生活中很规律的组成部分了。
我可以半夜四点爬起来,躺在寝室床上用流量看完一场打富勒姆的联赛,最后时刻霍尔特比绝杀激动地咬着被子砸床。
也可以凌晨2点从宾馆醒来,为了不吵醒身旁的女朋友,静音看完一场和切尔西的重要比赛。最后却因为后防天团送出的四份大礼0比4惨败。那又能怎么办呢?打断了牙齿往肚子里咽。
同样也可以跑去离学校20多公里的酒吧,看一场和阿森纳的北伦敦德比,只为了赢球之后能够尽情的欢呼,与身边穿着热刺球衣的人拥抱庆祝。
如果说我看热刺的前两年还患得患失,因为没有拿到下一年的欧冠联赛席位而落泪。那么这两年我真的释然了,每周能够看到这11个穿着白色球衣的队员在场上奔跑,就足够了。欧冠不欧冠,真的有那么重要吗?
就算没有欧冠,可是我们也有属于我们的“欧冠决赛”啊,每年踢两场阿森纳呢不是?
对了,2013年热刺亚洲行在香港。我从北京坐了24小时的火车过去,在香港大球场南看台第一排看完了两场比赛。第一场的时候,香港瓢泼大雨,我们所有人没有雨伞,在雨中站了3个小时,一直在呐喊,唱歌。
更新嘚瑟一下,再有半个多月就要去伦敦读研了(不要问我什么学校,要脸)。说实话,我选择伦敦而不是其他城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想看热刺的比赛,最后我也做到了。
本来想买季票,但发现太过火爆,早已售罄。只好买了会员,享有主场球票的优先购买权。插一句,英超球队基本都有会员,需要花钱购买,之后可以享有各种福利(比如优先买票权,买球衣打折等等)。热刺的会员算是良心,只要花42镑购买,就可以享受所有主场比赛的优先购买权。而据我所知,切尔西、阿森纳的等球队即使你买了会员,也不能保证每场比赛的球票都能买到,碰到重要比赛(如切尔西VS阿森纳),就需要按照会员忠诚点数的多少进行排队购买,而获得忠诚点数的方法就是在俱乐部官网各种消费(买球衣球票等)。所以如果是新加入的会员,除了一些鸡肋比赛,强强对话基本也是看不到的,可见英国球市之火爆。
5-3赢切尔西那场,正好赶上元旦放假,于是我放心大胆地做好熬夜准备,抱着“少输当赢”的心理在宿舍开笔记本看,然后——
到下半场的时候宿舍断电了(对,我们学校就是这么坑,放假也不通宵给电),考虑到室友基本都洗洗睡了,我就拔了路由器上的网线连到笔记本上,重新连宽带看完了整场比赛。
看完比赛躺在床上乐得睡不着,那种感觉怎么说呢……“再穷,过年也得吃顿饺子”,大概就是这样吧。
还有上赛季频频出现的“2比1逆转”,那一阵子甚至流传一种说法:对面负责进球,凯恩负责扳平,埃里克森负责绝杀。
当然坑爹的时候更多,比如上周对斯托克城那场,场上xjbt,场边xjb换人,后防天团表演各种花式失误,顺便坑一坑洛里。说到坑洛里真是一脸泪,上个图好了。
我是从2012年夏天开始关注热刺的。偶然下载一个足球游戏app,故意选择一个我没听说过的球队(其实是因为周围的同学里没有热刺球迷),从此加入Yids Army,一去不复返。
后来暑假过去,我高二升高三,游戏被禁,唯一的消遣就是周末晚上看看视频,看到PPTV有英超的直播,于是有些好奇:游戏里和现实里的球队到底有多大差距?
那时候是真·球盲,不知道游戏的数据库是滞后于现实的,看第一场直播的时候我还在奇怪莫德里奇和范德法特去哪儿了…………
高中的时候周围大多是西超球迷(其实就是皇马巴萨),那时候德甲还不像现在这么火,偶尔有几个看英超的,还十有八九是曼联曼城切尔西阿森纳利物浦球迷。
高中毕业之后考到了北京,加了北京热刺球迷会的群,认识了很多好朋友(竟然还有大学校友,简直不敢相信=_=,我才不会说这里的某位答主就是),一起聊球一起吐槽,偶尔出去聚餐撸串什么的,踢球就算了,本渣渣并不会踢,也就简单传几脚,停球三米远这种水平……
和大家交流一阵之后发现,热刺球迷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低调且热情,可能是因为没存在感惯了,所以不那么张狂。有时候听别人夸自己的主队,虽然心里乐开花,但是还是谦虚一点比较好,毕竟“我刺保级队,争四洗洗睡”。其次是擅长自黑,这里推荐一个贴子为例:
在贴吧和微博也关注了很多热刺球迷。相对于许多豪门来说,热刺球迷当中看脸的要少很多,伪球迷占的比例也小很多,讨论氛围还是很河蟹友好的。
尽管当初只是随手点了这支球队,但是并不后悔,感谢热刺让我有了一颗强健的心脏。
邮人体育作为托特纳姆热刺队中国地区官方微博、微信的运营者,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五湖四海的热刺球迷,相信这里有不少人每天都会浏览我们为热刺精心发布的内容吧。
从球迷群体的年龄分布来说,热刺球迷多为青年群体,也就是19-35岁这个阶段,学生基数所占比重很大。多数球迷是在2011-15年开始密切关注到热刺这支球队,因为贝尔、莫德里奇、范德法特等球员圈了一众粉。直到波切蒂诺成为主帅以后,球队成绩开始渐入佳境,也就是15-16赛季开始。
多位球星颜值在线,加上球员整体年纪偏小,鲜肉们迷倒(女)球迷不在话下;热刺的踢球风格比较讨人喜欢,偏向进攻型,正如队徽斗鸡场上的雄鸡一般快速灵巧、勇敢好胜;青春风暴是热刺的一大特色,球员年轻,跑动快速,球队首发球员平均年龄在全英超排最年轻,不过也正因为球队年轻,心态不是很成熟,在比赛中错失了很多宝贵机会。
基于球迷基群的缘故吧,热刺球迷单独行动的比较多,大都不会主动对人宣称球队的种种,低调,不张扬;说到忠诚呢,热刺本身相比其他豪门球队受到的关注就少很多,基本上热刺的球迷就是货真价实的自己人了,自黑、自嘲不在话下,并且乐在其中;而说到情怀,其实有很多人是将热刺作为第二主队,无意中发现踢得不错,然后开始关注。越是深入了解,越发现这支球队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。
作为热刺在中国的社交媒体运营公司,我们与热刺队交流密切,从中也能感受到俱乐部对于中国市场的用心,相比已经在中国具备足够商业化条件的曼联、阿森纳、利物浦等球队,热刺对待中国球迷显得更为纯粹。举例来说,今年年初的时候热刺队想为中国球迷做一件新年的特别款训练球衣,由我们来提出设计方案,要说这个设计其实也非常简单,今年是中国农历鸡年,那就把“鸡”这个字与热刺的logo做一次结合,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设计,热刺俱乐部方面前前后后与我们的设计人员沟通了不下20次,为的就是能让中国的球迷满意。
今年的英超联赛球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,我们在公司内部一直这样说,如果热刺能够保留这些球员并且夺得一次英超冠军,那么这支年轻富有活力的热刺在中国市场拥有如同阿森纳,曼联那样的影响力就真的指日可待了!
中国的热刺球迷很少。有一次我穿着热刺的球衣逛颐和园,有个热刺球迷一直跟着我。我太太说你小心一点,那个人可能是小偷。后来那个哥们告诉我他是热刺球迷,我们聊了很久的足球。我们成了好朋友。经常微信聊球。
什么体验?非同寻常的体验。最开始喜欢这支球队,就因为球衣好看,那年踢欧冠的时候,很喜欢那款。后来喜欢看前场快速的反击,列侬快速的突袭,慢慢地就习惯性地成了热刺球迷。渐渐地,已经四年了,身边的朋友里没有什么热刺球迷,看球也基本上都是自己。以前在大学的时候,还参加了当地的网友们一起聚会,成立了热刺球迷会,后来居然成了官方的球迷会,哈哈,说起来还是挺荣幸的。其实远在遥远的英伦岛上,伦敦城里托特纳姆区的白鹿巷,我还不曾去过,没有在白鹿巷跟球迷们一起看看热刺的比赛,唱唱热刺的队歌,同声高呼“come on you spurs”。在我看热刺的球以来,热刺还没有拿到任何正式赛事的冠军,虽然很期待能夺冠,但是我从不觉得能拿冠军就是我支持热刺的原因。想想再过一年白鹿巷就要被拆除,新球场也即将建起来,其实我多想在白鹿巷被拆之前去一次,去看看我一直热爱支持的那支球队到底是什么样子,看看有多少跟我一样喜欢热爱这支球队的人在白鹿巷里为他欢呼。我知道,时间不多了,我也很可能去不了伦敦看热刺,但无论如何,并不妨碍我在这里关注着这支球队的一举一动。COYS!